中新社北京9月24日電 “我在1985年19歲的時候第一次來到中國,如今已過去了40年?!卑拇罄麃啙h學家魏華德近日在2025北京文化論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世界對中國的了解越來越多,同時中國也已準備好被世界更好地了解。
魏華德是澳大利亞威爾頓國際集團副總裁,也是對中國文化有著獨到見解的漢學家。他告訴記者,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元素都能引起國際社會的共鳴,比如中國美食、道教與儒家思想等。
在魏華德看來,電影《功夫熊貓》正是國際社會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興趣的典型案例?!拔覀€人也很喜歡這部電影,它在全世界擁有許多粉絲?!彼f,這部電影呈現出關于武術、冥想等東方特色的元素,人們可以在這部電影的背后看到中國哲學。中國文化講究內在平衡、講究和諧,面對當今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這種追求內在平衡與和諧的智慧正是世界所需的關鍵價值。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短視頻、社交媒體等新興媒介對中國文化出海的影響時,魏華德指出,以TikTok、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以及中國的短劇形式,能夠以簡短的內容承載重要信息,傳播效率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傳遞中國文化的精髓。
他認為,短視頻可以向全球觀眾直觀展現中國當代城市的生活面貌與真實狀態(tài)。在中國,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高科技,許多生活方式也與西方有所不同。魏華德說,短視頻等新型社交媒體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有效途徑。
談及本次論壇“文化和科技融合發(fā)展”的年度主題,魏華德說,技術能讓表達變得更加豐富,讓文化傳播變得更加有效。他舉例說,如今借助沉浸式技術,人們可以360度全方位欣賞中國名畫或經典建筑,而不再局限于平面的圖像,這類技術的普及,正幫助人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彼此的文化。
魏華德認為,東西方交流不能是單方面的信息輸出,必須搭建雙向“橋梁”,雙方都應主動摒棄先入為主的成見,通過沉浸體驗去理解彼此的文化。如今東西方擁有更多的“共鳴點”,而非“碰撞點”。
魏華德說,這次在北京文化論壇上,他看到了中國在文化傳播領域所呈現的共識、和諧與協(xié)作精神,“我非常愿意成為連接中國和世界的橋梁”。
魏華德,漢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