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總統(tǒng)佩特羅27日就美國吊銷其赴美簽證一事作出回應,批評該決定違反國際法和外交豁免原則,并直言,“聯(lián)合國總部不應留在紐約”。
26日,佩特羅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外參加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游行。美國國務院當天以佩特羅“敦促美國士兵不服從命令并煽動暴力”為由吊銷了他的赴美簽證。
佩特羅27日在社交媒體上證實,他的美國簽證已被吊銷,但“這并不重要”。他表示,巴勒斯坦總統(tǒng)阿巴斯因美國阻撓而未能入境出席第80屆聯(lián)合國大會,他本人也因呼吁美國和以色列軍隊放棄支持種族滅絕而被吊銷赴美簽證,這些都表明“美國政府不再遵守國際法”。
佩特羅指出,美國政府的決定損害了聯(lián)合國及其大會賴以運轉(zhuǎn)的豁免權(quán)原則。他建議將聯(lián)合國總部搬離紐約,建在“一個更加民主的地方”。此外,他再次呼吁國際社會制止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災難,并表示美方應重新審視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的支持。
近年來,哥倫比亞與美國和以色列關系緊張。2024年5月,佩特羅宣布因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進行“種族屠殺”,哥倫比亞斷絕與以色列的外交關系。同年8月,作為以色列的最大煤炭供應國,哥倫比亞暫停向以色列出口煤炭,“直至以色列停止種族滅絕”。今年7月,佩特羅指責美國官員參與在哥倫比亞策劃政變,哥美兩國分別召回駐對方使館負責人進行緊急磋商。
哥倫比亞總統(tǒng)